《专业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大纲
发布时间:2023-08-29 22:12:22
第一部分:无机化学(35分) 第二部分:分析化学(30分)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35分) | 100分 | 120分钟 |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
化工、应化、制药、化学(师范)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部分《无机化学》课程考核大纲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1、识记:(1)晶体和非晶体;(2)对称性;(3)晶体和点阵;(4)晶系和晶胞。
2、理解:(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混合气体分压定律;(3)气体扩散定律。
3、运用:(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2)溶液的饱和蒸汽压;(3)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识记:(1)热化学的热效应;(2)过程进行的方式;(3)生成热、燃烧热及用键能估算反应热。
2、理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2)反应焓变及熵对反应方向的影响;(3)盖斯定律。
3、运用:(1)状态函数的计算;(2)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1、识记:(1)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催化剂与催化反应。
2、理解:(1)反应机理;(2)反应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运用:(1)反应速率与反应浓度的关系;(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 化学平衡
1、识记:(1)化学平衡状态。
2、理解:(1)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3、运用:(1)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识记:(1)原子结构模型;(2)氢原子光谱;(3)玻尔理论;(4)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5)不确定原理;(6)薛定谔方程、几率密度和电子云;(7)、用图形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理解:(1)四个量子数的概念;(2)影响轨道能量因素;(3)多电子原子的能级;(4)元素的周期、族与元素的分区。
3、运用:(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第六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1、识记:(1)共价键的本质;(2)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2、理解:(1)共价键理论的要点;(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分子轨道理论。
3、运用:(1)杂化轨道理论;(2)价键理论应用;(3)分子轨道理论应用。
第七章 晶体结构
1、识记:(1)分子的极性;(2)分子轨道理论要点;(3)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
2、理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2)次级键和氢键;(3)离子的特征;(4)离子晶体;(5)金属晶体和金属键。
3、运用:(1)离子的极化作用;(2)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3)原子晶体和混合晶体。
第八章 酸碱解离平衡
1、识记:(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2)酸碱质子理论;(3)酸碱电子理论。
2、理解:(1)水解平衡常数;(2)水解度和水解平衡的计算。
3、运用:(1)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2)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值;(3)缓冲溶液。
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
1、理解:(1)沉淀溶解平衡的实现;(2)溶度积原理;(3)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4)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2、运用:(1)沉淀生成的计算和应用;(2)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1、识记:(1)化学电源和电解;(2)分解电压和超电压;(3)电势—pH图和自由能—氧化数图。
2、理解:(1)化合价和氧化数;(2)电极电势和电动势;(3)电极反应式的配平。
3、运用:(1)电池反应的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2)电动势、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的应用;(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第十一章 配位化学基础
1、识记:(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构型和磁性;(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3)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
2、理解:(1)配合物的命名;(2)配合物中的反馈Π键;(3)晶体场理论中的d轨道能级分裂;(4)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性;(5)软硬酸碱理论。
3、运用:(1)中心价层轨道的杂化;(2)晶体场稳定化能;(3)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宋天佑等编.《无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四版).
2、参考书
(1)吉林大学张丽荣等编.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四版).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四版).
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25%,理解约占35%,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几种形式。
第二部分《分析化学》课程考核大纲
第1章 (绪论)
1、识记: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2、理解:定量分析过程;滴定分析的几种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运用: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1、识记: (1)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2)误差的表示方法-----误差和偏差;(3)误差的来源和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4)频率分布、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2、 理解:有效数字;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3、运用:(1)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可疑值的检验;(3)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5章 酸碱滴定法
1、识记: (1)酸碱质子理论;(2)离子强度对pH值的影响;(3)缓冲溶液,缓冲容量;(4)酸碱指示剂;(5)酸的浓度和酸度;(6)强酸、强碱滴定曲线,弱酸及弱碱的滴定曲线。
2、理解:(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2)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3)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3、运用:(1)各种溶液酸碱度的计算;(2)缓冲溶液的配制;(3)酸碱中各型体的浓度计算;(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6章 络合滴定法
1、 识记: (1)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2)络合滴定法的特点;(3)EDTA的性质和应用;(4)主反应和副反应;(5)副反应系数;(6)条件稳定常数;(7)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2、 理解:(1)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2)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3)络合滴定曲线。
3、 运用:(1)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2)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3)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4)终点误差公式及应用。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识记: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2)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4)高锰酸钾法;(5)重铬酸钾法;(6)碘量法。
2、理解:(1)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程度;(2)滴定曲线;(3)常用指示剂及其作用原理。
3、运用:(1)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2)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8、9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识记: (1)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成的要求;(2)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3)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4)沉淀条件的选择;(5)莫尔法;(6)佛尔哈德法;(7)法杨司法。
2、 理解:(1)同离子效应;(2)盐效应;(3)酸效应和配位效应。
3、 运用:(1)沉淀的溶解度计算;(2)沉淀滴定法。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1、识记: (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光度测量误差及条件的选择。
2、理解: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
3、运用: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六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25%,理解约占35%,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四种形式。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识记: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2.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3.运用:酸碱质子理论;价键理论。
第二章 烷烃
1.识记:烷烃分类,构象,物理性质。
2.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体,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的同系物。
3.运用:烷烃化学性质
第三章 不饱和烃
1.识记:单烯烃分类,物理性质。
2.理解:单烯烃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
3.运用:单烯烃化学性质。
第四章 环烃
1.识记:环烃的构象,物理性质。
2.理解:芳香烃的结构特点,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亲电反应历程。
3.运用:芳香烃化学性质。
第五章 旋光异构
1.识记:物质的旋光性;分子的对称性、手性和旋光性。
2.理解:构型的表示方法;含一个手性碳的化合物,含两个手性碳的化合物。
3.运用:R、S构型,费歇尔投影式。
第六章 卤代烃
1.识记:单卤代烃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
2.理解:亲核取代反应历程,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关系。
3.运用:单卤代烃化学性质。
第八章 醇、酚、醚
1.识记:醇、酚、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重要的醇、酚、醚。
2.理解:醇、、酚、醚
3.运用:醇的化学性质。
第九章 醛、酮、醌
1.识记:醛酮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
2.理解:醛酮化学性质。
3.运用:醛酮化学性质。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识记: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分类。
2.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3.运用:羧酸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一章 取代酸
1.识记:羟基酸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
2.理解: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3.运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识记:硝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胺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
2.理解: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胺化学性质。
3.运用:胺的碱性。
第十四章 糖类
1. 识记:糖的含义、分类、结构特点。
2. 理解:单糖的化学性质。双糖和多糖的基础知识。
3. 运用:双糖和多糖的基础知识。
第十五章 氨基酸蛋白质
1. 识记: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分类,等电点。
2.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3.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的化学性质。
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命名、选择题、鉴别或提纯化合物、完成反应式、推断题等五种形式。
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汪小兰主编《有机化学》(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参考书目
陆阳、刘俊义主编《有机化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25%,理解约占35%,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四、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化工、应化、制药、化学(师范)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即为本课程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