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微观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3-08-29 22:08:22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旨在让经济及管理类本科一年级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理论分析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微观经济现象和问题,提高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微观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为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单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名词解释:15%;简答题:35%;计算题(作图分析题):20%。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考试内容:
(一)需求的定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市场需求曲线
(二)供给的定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市场供给曲线
(三)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化
(四)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公式、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
(五)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及其运用
(六)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一、考试内容: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定义及其运用
(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四)消费者均衡的概念及其条件,消费者的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及其递减规律
(六)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其特点
(七)预算线的定义及其变化
(八)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考试要求:
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能够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来推导需求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一、考试内容: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及其运用
(三)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
(四)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五)等成本线的含义
(六)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间的确定
(七)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分析
(八)成本及其分类
(九)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十)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十一)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十二)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等基本概念,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规模报酬和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要求学生理解有关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基本概念;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不同含义;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标准;理解成本、收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说明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考试内容: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四)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长期供给曲线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结构及划分依据,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与长期均衡中供给曲线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判定企业在何种情况下达到润最大化,以及企业生产的盈亏情况。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政策
一、考试内容: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
(二)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三)公共物品的特征
(四)公共物品的供给失灵
(五)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六)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与道德风险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及产生原因,理解外部性的分类,能够区分经济物品的类型,判定公共物品。掌握不完全信息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能利用生活中的实例阐述道德风险。
四、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
五、考试参考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 | 20 | 20题,每小题1分 |
判断题 | 10 | 10题,每小题1分 |
名词解释题 | 15 | 5题,每小题3分 |
简答题 | 35 | 5题,每小题7分 |
计算题(作图分析题) | 20 | 2题,每小题10分 |
合计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