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经济学通论》专升本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3-08-29 22:08:13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具备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市场经济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单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名词解释:15%;简答题:35%;计算题(作图分析题):20%。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考试内容:(1)需求的定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市场需求曲线;(2)供给的定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市场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化;(4)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公式、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5)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及其运用;(6)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2.考试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1.考试内容:(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定义及其运用;(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4)消费者均衡的概念及其条件,消费者的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及其递减规律;(6)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其特点;(7)预算线的定义及其变化;(8)需求曲线的推导.
2.考试要求: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能够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来推导需求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1.考试内容:(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及其运用;(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5)等成本线的含义;(6)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间的确定;(7)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分析;(8)成本及其分类;(9)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10)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11)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12)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2.考试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等基本概念,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规模报酬和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要求学生理解有关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基本概念;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不同含义;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标准;理解成本、收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说明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考试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区别;(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即国内生产净值、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并弄清这些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及其恒等关系。
第十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1.考试内容:(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2)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含义;(5)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D-Y模型)。
2.考试要求: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总供给等概念;能够运用储蓄—投资法、消费—投资法和公式法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一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考试内容:(1)IS曲线、 LM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2)IS-LM模型均衡及均衡的变化;(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考试要求:理解IS曲线、LM曲线含义和推导、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掌握IS—LM 模型及其运用。
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考试内容:(1)失业与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含义;(2)失业的分类;(3)失业的影响及应对失业的方法;(4)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衡量;(5)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6)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
2.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种类及其衡量,充分认识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掌握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考试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3)基于IS-LM模型下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4)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5)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6)基于IS-LM模型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2.考试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变化,弄清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运用。
四、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
2.《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2版
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2版
五、考试参考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 | 20 | 20题,每小题1分 |
判断题 | 10 | 10题,每小题1分 |
名词解释题 | 15 | 5题,每小题3分 |
简答题 | 35 | 5题,每小题7分 |
计算题(作图分析题) | 20 | 2题,每小题10分 |
合计 | 100 |